我學德文的時候從教材中得知一位英年早逝的德國電影導演法斯賓德,之後便留意坊間收集著他的作品。有機會在盜版發達的中國大陸城市裏,找到了一堆一片6元人民幣的DVD,其中雖有不少法斯賓德的作品,但是我最想看的三支影片–柏林亞歷山大廣場、愛比死更冷、莉莉瑪蓮,卻一直遍尋不著,於是耿耿於懷。

幾週前,終於從「友人」處看到了莉莉瑪蓮這支片子,了卻心頭的一個掛念。本以為以法斯賓德敏感的性別意識,他該是一位前衛風格的導演,但這支片子看起來,在表現技法上倒是中規中矩,反而讓我有點驚訝地失望。「莉莉瑪蓮」在講述二次大戰德國一位女歌手,她因為同名的一首歌曲Lily Marleen而成為納粹帝國中最受歡迎的女性,每到晚間10點左右,當廣播電台放出這首歌曲時,德軍東西戰線的士兵們,後方的妻女情人莫不停下手邊的工作,只為這支歌曲暫時地撫慰了他們渴望戰事早些結束,回家園團聚的心聲。其流行的程度,簡直可說是二戰德軍的「國歌」,但不知為什麼這首歌曲後來被認為是充滿了「反戰意識」。

去年底讀Susan Sontag 「旁觀它人之痛苦」一書,作者一開頭,便引了伍爾芙一本不為人注意的散文作品「三枚金幣」,來討論戰爭和「我們」這回事。後來有機會在舊書店看到該書中文版全冊,便稍不猶豫地買了下來。Woolf 在回覆一名男性律師募款反對西班牙內戰的信件中,反覆地討論了所謂的「我們」,不但批評了男性眼光所看出去的四海皆準以為依歸的尺度,也試圖用更積進的方法,提出了如何避免戰事的可能,一個充滿了女性自覺的劃時代晨鐘,即使我在廿一世紀此刻讀來,仍有一股不可思議其進步的感動。「三枚金幣」出版於1939年,那也是納粹德國開始橫掃歐洲之際。

Lily Marleen, 三枚金幣